《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》教案

时间:2023-05-06 01:17:34
《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》教案

《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》教案

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,总归要编写教案,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。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?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《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》教案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
《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》教案1

教学目标

1、理解游记的特点,理清文章的脉络。

2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,在朗读中感受各拉丹冬雪山的壮美,感悟长江源头的神异不凡。

3、抓住关键句,品味文章的语言魅力,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。

4、领会文章蕴含着的深刻意义——自然的伟力,民族精神的源头。

第1课时

教学过程

一、导入新课

观看纪录片《再说长江》第二集《重上江源》。“你从雪山走来,春潮是你的风采”,听着这熟悉的旋律,令人浮想联翩,歌词中的“雪山”就是长江的源头——各拉丹冬雪山,它位于东经91度07分,北纬33度29分。现在请同学们结合观看的纪录片,说一说各拉丹冬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呢。

今天我们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《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》,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,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,体会作者表达的细腻而丰富的情感。

二、教学新课

目标导学一:整理内容,理清文章脉络

请同学通读全文,从文中找出关于时间推移、地点转换的词语。

1、第1自然段写到“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,西北阴坡尽 ……此处隐藏12462个字……。”怎样理解句子的含义?

“尽情卖弄”贬词褒用,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任性创造的情态。“眩晕”的是多变的气候、恶劣的环境、糟糕的身体,更被冰塔林奇特的美景而陶醉,享受其中。

3.那些冰塔、冰柱、冰洞、冰廊、冰壁上徐徐垂挂冰的流苏,像长发披肩。ツ馊恕⒈扔鳌⑴疟龋尽现冰塔林仙境。

【把握文章主旨】

如何理解这篇文章的主旨?

作者描述了雪域高原各拉丹冬的壮丽,形态万千的冰峰,晶莹透明的冰柱,讲述了自己勇登雪域的故事,表现了作者勇于攀登的决心,不畏艰难的态度。

写作方法运用

1.语言优美,通俗易懂,妙笔生花。

文章中运用“静穆”“晶莹”“熠熠烁烁”这些优美鲜活的词语,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各拉丹冬的千姿百态,壮观奇景,使文章更加的灵动,给人以无限美感。作者以自己的游览经历讲述,语言平实,浅显易懂。

2.主题鲜明,意味深长。

文章主要讲述作者的一次雪域高原之游,描写了各拉丹冬美丽壮观的景色和作者攀登的经历,给我们以启示:做任何事情要不放弃,不半途而废,勇往直前就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标。

3.善用比喻,生动形象。

文中处处可见比喻的修辞手法,“阳光……巨人”“像长发披肩”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使各拉丹冬的景色更生动具体,富有感染力,给人以深刻的印象,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。

布置作业: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,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。

教学反思

《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》知识极其丰富,由于自身知识储备有限,准备的不是很充分,时间把握也不恰当。在今后的工作和教学中,我应该不断地学习,丰富自己,演绎出更加精彩的课堂。

《《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》教案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